從「統合」到「邦聯」
—喜見朝野政黨、兩岸政策邁向整合—

魏 鏞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經驗觀察,不同國家與政治制度間衝突之解決,一方面固然要看對抗各方的軍事、經濟,及科技的相對實力,但另一方面也受著學者及政治領袖的思維和衝突解決模式的影響。遠的如三國時代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三分天下的構想,近的如一九六○年代後期季辛吉對國際權力平衡多極化的理論,都曾對當時局面的界定和後來情勢的發展盡了相當重大的影響。

  以分裂國家間的互動而言,一九五○年後期以西歐國家統合經驗為基礎而由美國作者恩勒斯特.哈史 (Ernest A. Haas) 發展出來的「功能互動」理論,一九六○年由卡爾、篤意奇 (Karl W. Deutsch) 所提出的「政治統合」理論,以及一九七○年代由筆者提出的「多體系國家」整合理論,都曾對後來不同政治體系間互動上,起了或多或少實際政策上及行動上的具體影響。而兩韓間最近所達成的制度互動協議,更是「多體系國家」理論化為政策的具體實例。

  以台海兩岸關係而言,表面上雙方立場相去甚遠,而且還幾乎兵戒相見。但是深度觀察以後便會發現,台灣方面的「國統綱領」中的「一個國家,兩個政治實體」的看法,與大陸方面的「一個中國,兩種制度」的政策,並非完全不相容。而相容之點,一方面在於對一個以歷史、地理、文化為內涵的中國的肯定,另一方面則是對台海兩岸各有一個政治經濟體制現實的務實面對。剩下來的問題只在於:台灣方面必須不排除「一個中國」原則與國家統一前景,而中共方面則必須在國家統一之前,予以台灣適度的國際空間,與過渡性的國際法人地位。這種情況,與統一前的兩德及目前加緊互動的兩韓間的狀況,都有一定程度的相比性及啟發性。

  由這個角度觀察,陳水扁總統的跨世紀談話,就是一個兼具理念性與政策性的重要聲明;而國民黨主席連戰日前發表的「兩岸三贏」,邁向邦聯的想法,以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數月前所提出的台海兩岸建立「和平架構」逐步走向「多重整合」的構想,都各有其積極促進兩岸和平互動的作用,及分階段地達成雙方逐漸融合的重要意義。

  以陳總統的「跨世紀談話」而言,其最重要之內容在於:

  1. 在中華民國憲法下,「『一個中國』原本並不是問題。」還可以解釋為陳水扁所支持的政府對中共所要求的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回應。
  2. 兩岸原是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這和東西德統一之前,界定兩國關係的「屋頂理論」不謀而合,應可視為是對一個國家民族之內,可以容許兩個政治實體過渡性共存而不排除未來統合的構想。
  3. 陳總統進而指出兩岸應該「超越目前的爭執和僵局,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陳水扁總統這種想法,與國際學術界流行多年的「統合理論」及多體系互動」的架構聲氣相通,若合符節,有相當的前瞻性與包容性。

  至於連戰先生與宋楚瑜先生所提出的構想,其內涵也不僅限於媒體所報導的「邦聯」及「和平架構」,而是包含著對兩岸如何通過經貿互動,促進互利及互榮,以達到和平解決兩岸間各種問題的具體建設性的看法與建議,值得台灣地區同胞與海峽對岸仔細研讀與思考。其中三人均同時在文件中用到「統合」、「融合」,及「整合」等用語,其實均是英文 integration 一詞的中譯。筆者認為這樣的用法,不是一個偶合,而是目前的國家元首及在野黨領袖仔細思量後,都體認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兩岸必須經由經貿、文化、科技互動的增進,促成雙方在非政治面方面的統合,才能為政治層面的統合營造堅實的基礎。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大陸的政策研究單位已逐漸體會到這項規律及事實,而開始積極研究統合理論、邦聯以至國協的構想。外電報導中共錢其琛副總理日昨在中南海回答美國記者有關兩岸成立鬆散的「邦聯」時表示:只要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什麼事都可以討論」,海協會秘書長孫亞夫也向赴大陸訪問的國民黨立委表示「邦聯」的構想可以進一步溝通,這都是令人振奮的發展。隨著小三通的實現,筆者希望台海兩岸能進一步透過基本觀念的溝通,達成政策上的互容,從而為兩岸的和平統合鋪下坦途。

  (作者為交通大學教授,前瞻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註:本文精簡版發表於 聯合報 ( 九十年元月七日十五版 ),此為原作之完整版。